台灣貧富差距 M 型化的情況十分嚴重,我們待過一晚尾牙可以發出兩千萬獎金的博弈業,也捐款過來台五十年在花蓮無私奉獻、身無長物的法國神父。人在滿足馬斯洛 底層的基本需求、逐漸往上爬升的時候,同時不斷地在洗牌人生的輕重順序,例如我們嬰兒期覺得飽足與情緒安撫很重要、小學覺得打電動重要、青春期覺得社交比接父母電話重要…,關鍵在於,一直刻在你心裡的那份「價值觀」是什麼? 足以影響人們一生思想與行為的價值觀從何而來?這裡就不多說了。不管是賺錢還是發財,當你有錢、發達了之後,最重要的是,於如何運用這些餘裕「做些什麼事情」?舉個過去東家老闆的例子,重要募資的用戶訪談預算一萬多拒說沒錢,但卻有本事花八千多元的帝王蟹美食來摸頭員工,以美食家自詡的他,認為吃高檔食物在他心中居首排行,原因出於他的金錢價值觀。 現實生活中,遇到貧窮,可能將我們瞬間潰擊、消沉以及厭世;但也有志不窮,心理富足的父母教育出美麗靈魂的小孩。而物質無虞的孩子,除了財富與資源,或許還需要更多防止迷失的人生禮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