► ► ► 臉書影片直播網址: https://goo.gl/M7KDT3 (00:40~01:10)
前言
本書是《誰說人是理性的!》的暢銷作家丹.艾瑞利(Dan Ariely)的最新力作,當從 天下雜誌 拿到《動機背後的隱藏邏輯》這本書時,覺得封面非常有趣,我的圖像解讀是:獎章、紅蘿蔔、金錢、創意以及愛,當這些迷人的誘惑在你面前時,誰最能夠吸引你呢?
特此聲明:
這本書,我會針對自己特別有共鳴的地方做討論,至於其他精采的內容,有興趣的捧油們再自己買書來看嘿!最後,本文乃無償分享,絕非業配文。
過去在做用戶調研時,「動機」一直是我們想挖掘的洞見之一,也就是找出「什麼因子驅動用戶可以長久、持續地去做某一件我們所期待的事情」?而動機的形成又與什麼相關呢?解開這些謎底之前,我們先來點評一下這本書有點意思的地方。
動手做的動機
第一個是關於「動手做的動機」,亦稱為「IKEA 效應」。除了 1940 年達夫(P. Duff and Sons)公司「畫蛇添足」的蛋糕預拌粉的案例外,作者還喜歡玩一些社會實驗,例如他們找來一批摺紙的初學者,讓他們按照書明書摺出青蛙與鶴,折完後便發放工資。
在這個實驗裡,這群「建造者」是非常典型的「實驗組」,同時,作者也找了另一批沒有參與摺紙過程的「買家」來做為「對照組」。結束後,同樣詢問兩組人馬願意出多少錢購買這些作品?結果發現,建造者比買家願意花高於五倍的價格來買回自己的創作!
作者稱之為「自我中心偏誤」,並指出迷戀自己的作品是很盲目的。
這個說法看似負面,但若運用得宜,成效會非常驚人。前陣子,我在電視上看到《媽媽好神》的預告片段,巧手的媽媽們分享一些手作玩具的做法,例如巧拼不但可以用來組成投籃機的結構,而且小孩還可以自己挑選喜愛的顏色,因為是自己動手做,所以格外愛惜。
如進一步延伸到人生歷程,我們對於得來不易的東西,為什麼一向都非常重視與珍惜?說穿了,也就是一種「認同感」罷了。
金錢的動機
第二個是關於「金錢的動機」。作者對英特爾的半導體生產團隊做了一項實驗,鎖定工時可被量化、工作週期為做四休四的晶片工人,訂立了四種激勵制度,而且只有第一天執行獎勵行為,後三天則無:
第一種:金錢激勵,員工當天超過生產目標時,會獲得獎金。
第二種:食物激勵,員工當天超過生產目標時,會獲得免費比薩兌換券。
第三種:讚美激勵,員工當天超過生產目標時,會獲得老闆的稱讚。
第四種:控制組,員工當天超過生產目標時,不會接獲任何通知與獎勵。
以控制組的生產力為標準,測試結果如下:
第一天:免費比薩兌換券組 +6.7%、口頭讚美組 +6.6%、現金組 +4.9%。
第二天:現金組 -13.2%
第三天:現金組 -6.2%
第四天:現金組 -2.9%
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?因為我們忽略了「內在動機」,即「內在快樂」。也就是說,在職場裡,主管需要考量與衡量的,不僅是不同誘因的直接影響,還有它們的延遲與持久效應;否則醉心近利的結果,會反過來損害內在動機,這跟 Simon Sinek(賽門.西奈克)的《最後吃,才是真領導:創造跨世代溝通合作的零內鬨團隊(增訂版)》想法不謀而合。
論死亡、關係以及意義
作者舉了一個富寡婦的故事,這位名為「娜歐蜜」的母親有兩個兒子,老大孝順傑出、老二叛逆不安定、令人跌破眼鏡的是,娜歐蜜死後,卻將她大部分的遺產給了二兒子而非大兒子,目的是為了彌補生前的遺憾 — 拉近母子關係。
這個關於死後動機的例子非常特別,也映照出了我們對「象徵永恆」的渴求。無論是葬禮儀式、死後續存(陪葬品、有條件的遺囑等)以及令後代緬懷的成就等;同時,包括藝術家的畫作、地鐵塗鴉以及想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家,都是隱含一種想在身後留下痕跡的巨大動機。
動機的終極答案
作者在末頁的後記,提到維克多.弗蘭克(Viktor E. Frankl)的《活出意義來(Man’s Search for Meaning)》裡的一段話,這段話不但深具智慧、也是人們嚮往的終極目標。而這個答案是什麼?在此也賣個關子,等買了書之後你就恍然大悟囉!(笑)
閱後心得
至於動機跟什麼有有關聯?我認為是「價值觀」。價值觀影響思維,思維影響動機,動機影響行為,行為形塑你個人的一套行事風格,也是他人看待你的客觀總和。
在艾莉森.路易斯(Allyson Lewis)的《走吧!去做你真正渴望的事:創造有意義人生的7分鐘微行動》一書中提及:「什麼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?」而你的選擇,將會決定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、體驗什麼樣的生活。作者洋洋灑灑列出了如愛、友誼、成就、快樂、安全感、自由以及熱情等 75 項的價值觀,並強調價值觀是生命中不容妥協的生活系統,同時也是提醒生命中輕重緩急的重要依歸。有興趣的捧油們,歡迎去翻翻看。